首页

傲柔多女王作品

时间:2025-05-25 22:35:22 作者: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—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方向注入动力 浏览量:94722

  据央视新闻5日报道,联合国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(CED)在完成对哥伦比亚的访问后,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。报告显示,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的一个机库里发现约2万具身份不明的尸体。

  埃尔多拉多机场发表声明称对此事不知情,哥伦比亚总检察长办公室则表示已对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的27个机库进行检查,没有发现任何尸体的痕迹。

  CED代表团考察:

  数十年过去,“强迫失踪”每天都在发生

  联合国官网5日发布的新闻稿称,CED派出的代表团队在11月21日至12月5日期间对哥伦比亚进行了考察。

  考察期间,代表团会见了哥伦比亚近80个机构组织或个人,其中包括司法部长、总检察长以及来自波哥大、卡利、库库塔、麦德林、圣玛尔塔、比亚维森西奥六个城市的监察员以及民间社会组织。

  在经过考察后,代表团得出结论:数十年过去,哥伦比亚的“强迫失踪”问题仍每天都在发生,成千上万的受害者至今下落不明。CED认为,该国现在存在系统性缺陷,如法律框架不完善、机构办事效率低下、实际失踪人员数量不明确等问题。

  CED代表团称,经过初步了解,发现“强迫失踪”的人口涉及所有年龄段,除了儿童和青少年,“强迫失踪”人口的职业还涉及社会领袖、移民、记者、战斗人员和教师等。“与强迫招人、人口贩运、移民问题等相关的失踪问题尤其严重。”

  联合国官网的新闻稿强调称,该国还缺乏统一且可靠的失踪人员登记册,“各机构报告的失踪人口数字有很大出入,我们目前收到的失踪人口数量范围在9.8万人到20万人之间。”代表团称,现在还有成千上万具身份不明的尸体得不到妥善处理,“比如近期波哥大的机场库里就存有约20000具身份不明的尸体。”

  CED称,当下急需更多的资金和专门的人员,并加强问责机制,确保哥伦比亚官员能负起责任。新闻稿写道:“每个失踪人员的家属都应得到明确、公正且负责任的答案。每个失踪人员背后都是一个正在经历痛苦的家庭。”

  “强迫失踪”数据

  为何很难被统计?

  据介绍,“强迫失踪”致使失踪者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。据总部位于波哥大的民间组织“被拘留者和失踪人士亲属协会”(ASFADDES)介绍,哥伦比亚的“强迫失踪”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。1977年9月,30岁的细菌学家奥麦拉·蒙托亚·埃纳奥被绑架后失踪,成为哥伦比亚有记录以来的首例“强迫失踪”案例。

  据央视新闻报道,2016年哥伦比亚政府与国内最大的反政府武装“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”签署和平协议。一家专注于哥伦比亚问题研究的组织指出,虽然签署了和平协议,该国的“强迫失踪”事件仍在继续发生。该组织表示,当下很难准确统计该国“强迫失踪”人员的数据,“在某些情况下,整个家庭都可能被杀,这意味着没有人能向当局报告。还有人可能会受到威胁,所以不敢报告身边存在的‘强迫失踪’案件。”

  该组织还补充称,当下哥伦比亚国内的谋杀及绑架等暴力犯罪问题泛滥,同样也会导致失踪人口增多。如此,“强迫失踪”人口的准确数量也很难被统计。

 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综合 央视新闻(邓雪梅 高雪)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沿着大运河看中国|江苏常州:让工业遗产活在当下

云南省外事办公室、澜湄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、中国(昆明)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老挝研究所、青海省摄影家协会相关领导,玉树州委、州人大、州政府、州政协领导及中央主流媒体、青海省垣媒体记者参加启动仪式。(完)
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近年来,湖北与非洲在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化。该省先后向纳米比亚、布基纳法索等18个国家派出农业技术小组,在南非建设“中非循环经济产业园”,在武汉成立中国—非洲地学合作中心。湖北企业兴建的桥梁、公路,援助的医疗、水利项目,成为中非友谊的见证。

能跋山能涉水,比亚迪无人“全地形车”发明专利公布

安娜告诉记者,“烈火试炼”到今年正好创团50周年,数十年间,舞校曾凭借“甜蜜的吉卜赛”折桂,演绎过充满蝴蝶结和丝带的东北派对,致敬过流行音乐的元老,还表演过旅居巴西的日本习俗、印加人的文化等等,今年他们就锁定了“非洲灵魂:斗争、传统和非洲性的回响”,拿下了组别的第三名。

金观平:千方百计做好农业防灾减灾

不单请市民来“找茬”,在沈阳水产批发市场,负责部门这两天也在主动搜集商户的问题,抓紧制定解决方案。调研中,不少商户都反映希望能改善冻品的物流仓储。针对问题,主管部门计划今年重点建立起双向的配送网络,并计划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,提高市场在仓储物流方面的服务水平。

应急管理部:今年上半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“双下降”

赵乐际表示,多年来,两国立法机构保持密切往来。中国全国人大愿同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一道,聚焦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,加强立法机构高层、专门委员会、双边友好小组、人大代表和议员的友好交往,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,互学互鉴立法、监督等工作经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